“潜山县改市、我们要改变”之旅游发展怎么变
信息发布者:华心美 2019-05-29 16:14:36 转载
潜山市黄柏镇博大家庭农场
跟随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,寂寞天柱山走出深闺,亮相于全国乃至全球人的视野,特别是近年来,天柱山一路高歌,相继摘得5A级旅游区、世界地质公园的“桂冠”。在天柱山龙头带动下,潜山全域旅游春潮奔涌,去年喜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、安徽省旅游强县等金字招牌。
回首走过的历程,我们感慨万千。近年来,我市紧紧围绕“生态立市、旅游兴市”主战略,吹响了“全域旅游、全景潜山”的号角,通过强化党政主导、推进项目建设、完善公共服务、丰富旅游产品、加大品牌创建、加强宣传营销等一系列举措,精心打造“风景观光、休闲度假、特色乡村、历史人文”四大旅游板块,旅游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、结构优化、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,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,综合实力稳居全省旅游第一方阵,全市3A级以上景区发展到15家,其中4A级景区4家。潜山旅游正从“一枝独秀”走向“春色满园”,从“景点旅游”走向“全域旅游”。
旅游是潜山的最大优势和最靓名片,旅游让潜山成为全国第一家以特色县途径申报成功撤县设市。旅游为设市“加分”、设市为旅游添彩。潜山以“市”的姿态重新走入全国、世界的视野,站在“市”的起点,我们不仅看到的是机遇,更有挑战。
市委常委、天柱山管委会副主任涂高生指出:“与兄弟县市比,我们旅游经济总量还不大、旅游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、旅游市场主体弱小仍是面临最大问题和挑战。”
“目前,我们仍是以山水观光游为主打产品,文化、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相对滞后,产业链还没有真正形成,仍处门票经济阶段。”一位旅游界老领导的话直指潜山旅游的“痛点”。
“天柱山旅游资源丰富,但与黄山、九华山相比,游客量差距较大,说明我们在品牌宣传、营销机制方面还存在问题。”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到天柱山旅游,上山转一圈最快半天时间,留不住游客,要延长旅游产业链,真正实现山上看、山下住、周边玩”。一位天柱山导游提出自己的建议。
我们怎么办?在撤县设市大会上,市委书记张劲松明确提出:“彰显全域旅游特色,以天柱山为龙头、以皖文化为内涵,建设‘天柱山大旅游经济圈’,争创中国旅游强市,打造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,为全国旅游特色市发展提供示范标杆。”这是新目标,也是动员令。
文化旅游已列为潜山发展的首位产业。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天柱山旅游座谈会上,专家学者献计献策,大家一致认为,要按照“首位产业、首位政策、首位推动、首位招商”的工作思路,集中优势要素资源,构建“产业围绕旅游转、产品围绕旅游造、结构围绕旅游调、功能围绕旅游配、民生围绕旅游兴”的发展格局,推动潜山经济社会绿色崛起、转型发展。下一步,潜山旅游如何发展?相关部门、社会各界也纷纷提出建议。
规划要“融”起来
“旅游是长线投资,必须要长远规划;做强潜山全域旅游,需要长远统一的规划来引领。”一位旅游投资者谈到。
市规划局一位负责同志建议,坚持“旅游+”、“+旅游”的思路,将旅游发展理念融入各项规划中,做到土地利用、城乡建设、道路交通等规划与全域旅游规划相衔接;在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要,体现旅游元素。”
市旅发委一位负责同志认为,当前国家层面文化旅游已实现融合,潜山文化、旅游资源丰富,文旅融合相得益彰,作为“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”的重要区域,文旅融合规划也要尽快统一编制,充分体现文旅融合的方向。
市美丽办负责同志建议,潜山是国家美好乡村综合标准化示范县、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、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、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首批创建单位,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很大,要按照‘景城一体、城乡一体、全域布局、产业互补’的思路,发展全域旅游,变美丽乡村为美丽经济。
龙头要“强”起来
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做强“山水、文化”旅游业态,已成为潜山旅游界的共识。
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(扩大)会议提出:“潜山以旅游特色县申报撤县设市,我们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必须有所作为,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确保成功,天柱山改制上市工作要抓紧推进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要持续对接。”
作为旅游龙头天柱山,如何做大做强?市旅发委负责同志提出,天柱山作为安徽三大名山之一,客观上对游客的吸引力巨大,市场潜力也很巨大。把潜力变成实力,就必须大力挖掘这个市场,当前要抢抓设市机遇,增加有效供给,提升旅游品质,以口碑赢得新游客、回头客。
项目建设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,市招商局负责同志提出,撤县设市为潜山发展搭建了更高更好的平台,最直接的是知名度、美誉度提高了,在对外话语权更有分量,比较优势更加明显。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第一引擎和动力,加快编制、申报一批规模大、质量高的重点旅游项目,引入大企业和大资本进入旅游业,培育一批旅游领军企业,构建“大旅游、大市场、大产业”格局。
据悉,我市正在推进一批旅游项目,拉通天柱山景区环线道路,加快天柱山入口服务区建设、茶庄集镇改造,实施天柱山俄罗斯村、龙潭河景区综合开发、东关新游线等重大项目,引进炼丹湖高山潜水、低空飞行旅游等新业态,进一步扩充核心景区容量。大力开发山岳观光、地质科考、研学旅行、生态养生等精品线路,增强天柱山品牌吸引力和“龙头”带动力。
品牌要“响”起来
“现在是一个资讯爆炸时代,旅游宣传营销,既要做品质、做情怀,也要找卖点、博眼球。”天柱山营销中心一位负责人这么理解。“潜山旅游、天柱山旅游是一个整体品牌,宣传上要统一推介,营销上各景区景点既要协同、也要各显神通。”一位民营景区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
旅游品牌如何打造?天管会、市旅发委负责同志介绍,下一步,将继续瞄准央视、人民网、新华社等高端媒体,全方位、多渠道、大密度开展天柱山旅游品牌形象宣传,提升天柱山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;进驻凤凰、腾讯、新浪等门户网站,选择今日头条、抖音、西瓜视频等新兴平台,策划一批有影响力的营销案例,广泛吸引社会关注;每年组织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,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旅游品牌。加强与省内外及周边景区合作联动,推动区域旅游产品合作开发;加强与境外旅游机构联系,主动融入中俄“两河流域”战略合作,积极开拓东南亚、欧美等长线旅游市场;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、旅行社、旅游饭店与全国“百强”旅行社、省内外旅游车船公司等组建经营联合体,进一步扩大和稳固客源市场。
景区要“串”起来
一位来天柱山的游客建议,“我经常来天柱山,这次购买了‘全域旅游年卡’,198元全年无限次游览20个景区景点,非常划算,潜山这种做法很好,不仅优惠了游客,而且带动了周边景区发展,希望这项政策长期进行下去。”
景区快速通达是发展全域旅游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,市交运局负责同志介绍,按照“半小时上高速,一小时上高铁”的要求,推进连接市区、快接高铁、环接市域5个高速出口的景区通达路网,实施交通干线与乡村旅游点“最后一公里”通达工程,实现天柱山的前后山、水吼山区和黄柏山区、山上和山下、景区与景区之间快速通达,实现“串珠成链”。
乡村旅游要体现特色,据市住建局了解,下一步将按照“旅游+乡村”思路,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一批环境优美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,坚持“点上出彩、线上优美、面上风景”,打造野寨-痘姆-黄铺沿线“色彩农林”景观、潜水河“百里山水画廊”等4条乡村旅游示范带;打造黄铺田园综合体和官庄“中国美丽田园”景观。培育一批内涵丰富、业态多元、文化多样的休闲农庄、特色农家乐、乡村民宿和乡村旅游特色村。
如何做活水文章?据市水利局了解,下一步将高标准规划建设浒山湖景区和潜水“十里绿道银滩”,启动皖水与梅河、雪湖联通工程建设。依托潜水、皖河、长河、大沙河等主干河道,加快流域综合治理。加快建成一批生态水坝、观水平台、亲水步道和亲水景观,为全域“山水”游增添亮点。
智慧旅游是旅游的发展方向,一位多年从事旅行社业务的人士建议,建设集全县旅游信息发布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综合性平台,把分散的景区集中起来,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、智慧旅游企业,利用大数据、云平台助推旅游发展。
要素要“多”起来
旅游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要素,过去人们耳熟能详,但如今激发人们旅游动机的要素越来越多,这种新的旅游要素有人概括为商、养、学、闲、情、奇。我市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,如何做活“文化”“养生”两篇文章,成为不少旅游人士关注的热点。
“薛家岗遗址、山谷流泉摩崖石刻、三祖寺、皖光苑、程长庚及张恨水故居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,我们要充分挖掘、保护和利用,把分散的文化景点组成精品文化游线,融入到天柱山旅游线路中。”文化委一位负责同志建议。
度假区负责同志建议,度假区应重点推进商务中心区、文化产业创意园区、大型实景演艺等旅游载体落地建设,通过丰富旅游系列产品,让游客能吃、能住、能玩、能看。
“最近,天柱山举办国际长板速降大赛,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,无疑对潜山旅游产生积极影响。”体育界人士呼吁,进一步依托山区、圩区、畈区融为一体的独特地形地貌,发展天柱山养生功、溯溪、攀岩、漂流、山地车等户外体育运动,举办各类赛事活动,丰富潜山旅游的内涵。
服务要“优”起来
游客高兴,旅游才满意。“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意识,一方面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,优化旅游服务,以游客为中心,想游客之所想,急游客之所急,办游客之所需;另一方面用心用情建好涉旅工程,创新旅游产品,打造特色旅游服务。”一位资深导游这么认为。
“对于拉客宰客,赚小钱,赔大本,给潜山抹黑的,要严肃查处,共同维护好、打造好我们潜山全域旅游的良好形象。”一位旅游经营者建议。对下一步如何做优旅游服务,天管会一位负责同志介绍,要充分发挥旅游警察大队、旅游市监分局、旅游巡回法庭作用,加大对拉客、宰客人员的处理力度,加大对强买强卖、欺行霸市、欺骗旅游消费者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查处,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和潜山旅游形象。
优化旅游服务,不仅涉及旅游部门、旅游企业,与我们每一个单位、每一个人都紧密相关,人人都是旅游形象,处处都是旅游环境。市文明办负责同志建议,要引导市民自觉发扬主人翁精神,当作旅游事业的一分子,当好东道主,喜迎八方客,成为潜山旅游发展的“活名片”。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